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际>>正文内容

狄伯杰:重返孔子的年代 去翻译《论语》

  译世界此前报道了中国经典典籍《论语译注》即将被译介到印度和土耳其,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又一经典力作。而该著作的印第语版译者为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中印关系专家狄伯杰担任。日前,该书的译者狄伯杰首度披露,该书或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出版,而且首度对外谈及自己在译介此书过程中的一些故事和感受。

 

  

  “据我了解,本人翻译的《论语》是第一本汉译版本,为此我感到很荣幸。”狄伯杰此前在参加第二届出版翻译恳谈会时表示,《道德经》传播到印度,史料时有一些记载的。在印度,人们普遍认为是唐高僧玄奘亲自把《道德经》从中文翻译成了梵文,但是对于《论语》却没有记载,这就迫切需要两国文化作品的互译这样的“中印文明对话”,这种对话是两国文化资本的产物。中国文化资本在今日印度的传播或输出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事实上,印度国内对于《论语》的传播渊源由来已久。在印度,第一个着手进行《论语》翻译的翻译家,竟然是一位英国传教士马士曼,他在加尔各答华侨的帮助下学习了中文,最后于1809年在印度把论语从第一章到第九章翻译成英文。


  印度独立以后,当时的印度总统是一位哲学家、学者,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印度开始鼓励对于一些世界经典文化典籍的出版和传播工作,其中选定的50多本著作中就包括了老子的《论语》,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印度人民只能读到英文版的《论语》,而没有翻译成印第语版本供人们阅读,而这就成为了狄伯杰等印度汉学家心中的一大缺憾。


  “然而,在翻译《论语》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实际的困难。”狄伯杰也坦诚,第一,了解孔子在世时生活的社会背景,这对于翻译这套典籍显得尤为重要。尽管他曾到中国的知名学府北京大学、以及中国社科院专门进修过中国近现代史,包括中国古代史,在此过程中掌握了一些信息,但是对于理解中国文化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一些变迁的理解。


  这里有几个例子,比方说,《论语》第18章里面讲到,当时孔子问在田地里干活的人出路在哪里?他们说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从事耕地呢?看样子,在田地干活的人已经不是奴隶,在那个时代,他们或许已经成为土地的主人。


  此外,要搞懂君主与诸侯的关系,对我也是另外一种挑战。 《论语》里涉及类似问题的地方非常多,虽然土地的所有权归君王,但是册封土地给诸侯,土地的私有化已经有了法律依据。


  在翻译这样具有时代背景感的作品的时候,尽管有的问题看起来非常微小,但是如果忽略的话,读者就容易不理解。比如作品第17章里提及,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红色是正色,但是春秋的时候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官服,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懂中国的文化、历史、语言,那么翻译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偏差。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还有很多理念方面的困难,比如《论语》常常提到道、孝、君子、天、义等核心词汇,单单讲“仁”字,就有很多的外延内涵,印第语里面也有很多的类似词汇,到底选择哪一个?此外,诸如行善、人道、君子等,也有很多的意思,这是中国古代的特点,也让老外头疼。


  但是,作为东方文明的两个重要分支,我觉得印度和中国文化之间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也对我写作《论语译注》产生了一定的便利性。例如遇到孔子说“食不言、寝不语”的时候,“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些两国通行的一些说法的时候,翻译起来就很容易上手。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论语译注》印第语版译者首谈翻译历程
下一篇:广外高翻学院口译队员为东盟博览会提供翻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