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际>>正文内容

翻译忆周恩来接见日本首相:说错话惹总理不满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 (资料图)

1972年9月28日,周总理和田中角荣举杯庆祝中日建交(资料图)

2013年,中国东海的一座小岛,屡屡牵动人们的神经。

从去年的“购岛”,到前不久提出与中国在钓鱼岛的对立将长期化,日本政府在其右翼势力的怂恿下,一再作出伤害两国关系的事,引发国人之怒。

和平不易,友谊难得。在岁末之时,《解放周末》专访80岁高龄的林丽韫,请她讲述1972年作为周恩来总理翻译全程见证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往事。

忆昔抚今,林丽韫语气沉重:“日本应该正视历史,不能开倒车!”

在林丽韫平缓的讲述中,听得到历史涛涛,更有那期许切切—

田中角荣主动帮周总理脱风衣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便开始为毛主席、周总理担任日文翻译。1972年,我全程参与了中日建交的谈判,亲历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全过程。

当时的国际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投降,蒋介石逃往台湾,国际社会处于冷战对立的态势。

就在1972年2月,中美关系打破坚冰,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战后的日本历届政府都是紧跟着美国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怎么样,日本就跟着怎么样,不敢超越一步。所以,尼克松同中国进行秘密外交的消息一传出,日本就紧跟着开展行动。对于中日建交,他们外交界有一种“越顶外交”的说法,说的是日本越过美国抢先和中国建交。

1972年9月25日,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到中国。我记得很清楚,那天北京的天气特别好,天湛蓝,晴空万里。当田中角荣走下飞机舷梯的那一刻,中日双方的朋友们都很高兴,感觉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周总理先向田中表示欢迎,田中回应:“很高兴能来到中国。”两个人的手就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周总理后来一直把田中送到钓鱼台国宾馆条件最好的18号楼。

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非常深。到宾馆后,周总理要脱掉自己的风衣。总理因为战争时期胳膊受了伤,脱风衣的时候有些不太方便。这个时候,田中角荣就抢在我们工作人员前面,主动过去帮周总理脱风衣。

总理当时就说:“不行,不行,怎么能让你来替我脱风衣呢?”田中角荣讲了一段很有感情的话,他说,“你把我安排在国宾馆18号楼,这几天我就是这里的主人,你就是我最尊贵的客人,我应该为你服务。请允许我帮助你把风衣脱了。”

田中不仅很有人情味,而且他也非常尊重毛主席和周总理。后来毛主席接见田中时,田中还有些紧张呢。

周总理跟毛主席一样,都是晚上工作、凌晨休息、中午起床。田中习惯早睡早起,每天早上5点起床,在院子里活动,生活很规律。为了田中,总理就临时改变了生活习惯。他特意交待工作人员:“我得将我的生活习惯调整得跟田中比较接近才行,晚上10点钟之后就不要送简报给我看了。”对田中的生活细节,周总理事先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比如国宴上演奏的是田中家乡的歌曲,他听了很意外,也特别高兴。

接待日本青年团,周总理和他们谈了整整8个小时

中日关系一直是很敏感的,田中角荣当年迈出那一步真的很不容易。

那时日本有几位首相候选人正在竞选,日本媒体形容竞选就像“鸭子踏水”,指的是表面平静,都在水下使劲呢。田中在没有上台前就公开表示,要和中国改善关系。所以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觉得这个人是应该可以交朋友的。我们就主动派了孙平化、萧向前等从事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同志去日本,表达了我们希望改善关系的愿望。最终帮田中下定了来北京的决心。

应该讲,田中做这个决定是很有魄力的。他不顾当时国内极右势力的反对和阻挠,甚至还冒了一定的风险,听说他那天去机场没选择坐车,而是坐直升机去的。当时日本的执政党内有一批亲台的极右势力反对中日建交,他是排除万难来北京的。

当然能让他下定决心前来,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国家做了大量的努力。其实,从1949年建国起,毛主席和周总理就非常注重和日本开展民间交流。我是从1953年开始从事中日民间交流工作的,当时很多日本来到中国的农民团、青年团、妇女团甚至旅游团,周总理都会亲自接待。我记得曾经陪周总理接待过一个日本青年团,总理和那些日本青年谈了整整8个小时!总理和他们交谈的内容很广泛,比如,他当时问一位日本青年:“你为什么留长发呀?”那个青年回答:“为了表示反抗!”总理笑着说:“我们年轻时对旧社会不满,就出国学习,去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后来总理还请那些日本青年吃饭。那位日本青年就说了,这在日本是不可想象的。

那时候每逢国庆节举行庆典活动,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会在天安门接见外宾。有一次总理就指着天安门下的红色观礼台对日本客人说:“你看,那一片都是日本朋友。”可见来观礼的日本朋友之多。所以,1972年田中首相来到北京时说了一句很诚恳的话,他说:“我是顺着民间交流铺的轨道一路走来的。”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日本高崎市招募翻译志愿者 在日华人踊跃报名
下一篇:外国翻译家:中国当代文学在西方的处境如同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