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际>>正文内容

史学家就是翻译家

 

  ■最悦读

  《历史三调》

  作者:(美)柯文

  上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初,一口气翻译出版了三部译著,其中一本就是柯文先生1974年出版的成名作《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由此,得与柯文先生相识。

  当时,这个“modernity”(现代性)学界知道的人还寥寥无几,当时耳熟能详的是“现代”、“现代化”,何谓“现代性”?于是广查资料,向柯文先生请教,终于弄清了这个“modernity”。

  1997年,柯文先生出版了《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一书,承先生抬举,不久即捧获惠赐大作。

  柯文先生此书其实是一部史学理论、历史哲学著作,写的是义和团,但义和团其实只是他的一个解决问题的载体、视点;通过“义和团”处理的是个人记忆、集体记忆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历史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本书第一部分是历史学家研究、叙述的义和团运动的史实,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考察直接、间接参与义和团运动及中外各类人物当时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指出后来重塑历史的历史学家的看法与当时的“当事人”对正在发生之事的看法大为不同;第三部分评述在20世纪初中国产生的关于义和团的种种神话。这三部分,构成了“历史三调”。

  全书的重点,自然是“作为神话的义和团”。虽然理论上说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可以被“神话化”,但越是重大的历史事件越容易被“神话化”,根据现实的需要将其“神圣化”或“妖魔化”。对中国历史影响重大的义和团,自然难逃被“神话化”的命运。柯文先生对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帝运动时期、“文革”时期、“文革”结束后对义和团的“神话”做了细致剖析。在不同时期,义和团“神话”的形象完全不同,甚至同一个“神话制造者”,在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神话”的正负形象的制造竟然完全不同。

  《历史三调》的主题其实是历史与现实对话,或者说,历史如何与现实对话。所以柯文先生写道:“历史学家与翻译家一样,必须熟悉两种语言,就我们的情况而言,即现在与过去。历史学家需要以敏锐的感觉,尽可能多的诚实求真精神,坚持不懈地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间来回游走。这种需要正是我们工作中最终的紧张之源。”

  读家:雷颐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刘宇昆:我是美国唯一的中英科幻翻译
下一篇:周恩来对翻译工作要求严格:常当场指出翻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