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内>>正文内容

“首届全球语言治理论坛”在同济大学召开

  11月15日,由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同济大学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全球语言治理论坛”在同济大学召开。会议得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外语》编辑部、《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和《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指导和支持,特邀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近40位专家学者,聚焦后疫情时代“全球语言治理的问题、视角与路径”展开研讨。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方平教授和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教授出席并分别致辞。在本次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语言治理的源起、内涵和使命”“‘ 一带一路’语言治理”“国别区域语言治理”“国际组织语言治理”以及“全球语言文化传播”等维度,全面、深入地讨论了当下全球语言治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既有理论思辨,也有实证计量;既有案例分析,也有田野调查;为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语言治理研究勾画出可期待的蓝图,亦为应用语言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对接社会需求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尝试。

  语言与治理问题是语言学研究面向社会现实、经世致用的一项核心议题,是语言研究者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所承担的学术使命。当前,在后疫情时代,中国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正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语言在全球治理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地位,全球语言治理问题尤为突出,相关问题迫切需要学界同仁深入探讨。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际世界语学院院士刘海涛教授,从数百年来人类构建国际语的历史切入,指出全球语言治理的本质是超国家层面的语言规划活动;语言治理需要厘清治理主体、治理对象和治理缘由,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的全球语言交流系统。基于对拉丁语、法语和英语作为特定历史时期通用语的历史考究,刘教授提出,通用语的发展演变不是偶然随机的语言兴亡与更替,而是具有一定的演化机制和发展规律,即通用语的选择趋势是民族语言;在地理上呈现层级分布;内部结构并非其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外部因素。

  同样基于语言治理概念与内涵的思考,同济大学语言规划与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骑教授认为,全球语言治理是国际组织、地区组织、各国政府、各类国际性机构或专业团体以及个体,为了解决人类语言沟通与交流障碍,共同协调合作,推动人类语言生活和谐发展的努力与追求。语言治理的核心要义是打破“垂直性”“自上而下”的语言规划层级,构建“水平性”“上下互动协作”的语言资源理念;全球语言治理的研究问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全球化时代人类语言自身发展的基础性问题,直接由语言引发的社会语言问题,以及语言使用和功能所引起的社会问题。

  在理论思辨的同时,本次论坛注重对全球语言治理范式、路径、对策等应用性“真问题”的探讨。上海海事大学张治国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副院长郑咏滟教授、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四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国凤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珂教授,在主旨报告中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站位分别就“国际组织语言政策”“多语职场中的语言管理”“跨境语言生活”“中美贸易战的新闻话语建构”和“企业语言能力建设”等语言治理在不同场域的实践与应用问题,提出真知灼见,并据此为新时代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和对策。

  在全球化语境下语言学研究的“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本次论坛作为首届“全球语言治理”学术研讨会,是语言学人立足当下、放眼世界,努力服务国家战略,对接社会需求的尝试和探索,在勾画未来语言治理研究蓝图的同时,促进了本领域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来源: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公众号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2020年语言大数据联盟理事会会议在京举行 迎来7位出版界新会员
下一篇:广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荣获“2020年度跨语言文化先锋机构”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