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内>>正文内容

中外生态哲学研译双修学术论坛在天津召开

  11月8日上午,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和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主办的“2020年中外生态哲学研译双修论坛”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会议主题为“中外生态·环境哲学·研译双修”。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林业出版社、福州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学校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所长佟立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周国文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教授、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会长叶平教授、天津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义芹研究员、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方艳、《理论与现代化》编辑部副主编暨天津市社联信息工作部部长邓喆分别致词。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背景、在全球疫情尚未结束的大环境之下,各位专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本次论坛召开的意义。论坛主题报告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叶平教授、南开大学薛富兴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周国文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佟立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解保军教授、福州大学陶火生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徐海红教授分别做了主题发言。

   叶平教授以《后疫情时代人与动物的生态文明关系刍议》为题,从“人与动物关系的性质和特征,人的价值与动物的价值,人的利益与动物的利益,把人的需要、价值和利益扩展到人与动物的关系,微生物的需要、价值和利益”五个方面做了交流,指出后疫情时代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当务之急。薛富兴教授以《趣味与德性:动物审美之内在张力——以鹦鹉赋为中心》为题,以传统审美是否经得住现代伦理学的考验为切入点,探讨了人类自然审美意识发展的规律,指出人类驯化鹦鹉、把鹦鹉关起来欣赏这是人类变态的举动,有悖于环境伦理要求。

  周国文教授以《后疫情时代环境哲学之展望》为题,从以“环境哲学的契机”警醒“危机的挑战”、以“环境哲学的确定性”抵销“危机的不确定性”、以“环境哲学的增量”克服“危机的减量”三个方面做了论述。审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展望新时代环境哲学的发展,它一方面表现为自然辩证法思维在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哲学思考上的积极应用,另一方面反映在环境哲学的理论内涵与自然哲学及生态哲学的多维交叉。天津外国语大学的佟立教授分享了天津外国语大学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近些年翻译的300多本著作,指出西方对中国的评价:“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就没有征服自然的妄念,是倡导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理性与美学的结合”。

  解保军教授以《论恩格斯重要经典中的生态智慧及当代价值》为题,依托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阐释了恩格斯的生态智慧,并呼吁我们要正确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控制、估计、认清我们生产活动引起的生态后果和社会影响。陶火生教授以《生态哲学是面向生态现实的智慧》为题,立足于生态现实会中形成生态领域的哲学智慧,提出当今生态哲学三个重大的转变:一个是从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哲学主题转变为以生态文明为哲学主题;另一个是新的生态哲学的经验来源已经从西方发达国家转到中国;叙事方式的巨大转变就是从批判性叙事方式转变为建构性叙事方式。徐海红教授以《生态劳动的困境、逻辑及实现路径》为题,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为出发点,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劳动具有生态性,生态劳动是人与自然的良性物质变换,由劳动主体、劳动目的、劳动过程构成。倡导消费伦理,为生态劳动实现提供伦理支撑。

  
本次学术会议紧扣时代,主题明确,思想激荡,观念丛生。当环境哲学走入全球生态问题,它以哲学伦理分析把握起生态环境思想理论热点,提炼一系列令人深思的哲学命题。毕竟人类的生态观念来源于正确的环境认识,本次中外生态哲学研译双修论坛,站在环境哲学领域的学术前沿,以研译双修的路径进一步丰富了中外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对于深刻认识当代全球社会以气候变化为代表的生态危机,探寻解决人类生存困境和生态环境问题的途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会议主办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于2003年在北京成立,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下属的专业委员会,是民政部正式注册的全国性学术研究机构,是由在环境哲学、生态哲学、生态文明理论等相关领域内从事科研、教学和实践工作的专家学者和研究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于,17年以来在总会的大力指导支持,本专业委员会主要围绕三个主题展开工作:

  一、 努力促进环境哲学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在总结不同阶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促进新思想、新观点的产生和交流。

  二、 积极推动相关学术交流和讨论。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积极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合作,组织各类专题研讨会和学术论坛。

  三、 广泛宣传环境哲学理论和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理念。本专业委员会一直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书斋走向生活,从课堂回归社会。

  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成员注重深度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实践,并积极在各个场合建言献策,组织编写多种关于生态文明的普及和通俗读物。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坚持学术立会、民主办会,实行会员制,目前本专业委员会会员有320余人。本专业委员会秉持“兼容并包、创新发展”的理念,努力强化自身学术特色、增强服务意识,我们将携手学界同仁砥砺前行,共同打造平等、多元、开放的思想交流平台,为中国及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北京林业大学  蔡昕佚)

    本文图文来源:中国网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2020年会在北京举行
下一篇: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话语研究与语言服务高端论坛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