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内>>正文内容

首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顺利举行

  12月14日,首届全国大学生国别与区域演讲比赛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伍舜德国际交流中心成功举行。国别区域演讲比赛旨在发掘国别区域研究领域的人才为目标,激发学生更大的研究兴趣,投身于宏伟的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短短一个月,大赛报名人数超过170人,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经过初步筛选,90名优秀学子入围14日现场比赛。

  开幕式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马为公先生对比赛选手寄予厚望,他强调,此次演讲比赛是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也是选手提升对国别区域问题理解的宝贵机会,并祝愿选手们都能借此机会互相学习,取得理想成绩。

 

 

  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致欢迎辞。常晨光院长阐述了国别区域研究的重要性,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别区域人才的需求,介绍了中山大学在国别区域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翻译学院“丝路班”的开办情况,希望参赛同学们能以赛促学,扩展自己的知识与视野。

 

 

  初赛分别在三个平行分会场同时进行。选手围绕“一带一路中的梦想”“文明互鉴/民心相通之我见”“假如我是大使”三个命题展开演讲。选手们意气风发,台风稳健,条理清晰,妙语连珠。选取切入演讲的角度多样,内涵丰富,讲述来自伊斯兰、法国、美国、阿拉伯,叙利亚等国家的或亲历或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故事。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的祁依婷举例塞西与莎莉小朋友来到中国的故事,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代禹玖表达个人对国防与外交的体悟,吉林外国语大学王翠举例“一带一路”下埃及苏伊士泰达经贸区建立为两国民众带来的发展机遇,华南理工大学高越讲述伊朗孩子“禾丰”的故事,反映“一带一路”中伊两国的交往,黑龙江大学蒋宇熹则讲述了中国与几里巴斯恢复外交关系的经历,引出建国以来中国驻外外交人员的捍卫祖国利益的艰苦历程......参赛选手均能密切结合自身院系专业特点,切题演讲,最终24名优秀学子成功晋级决赛。

  决赛邀请到广东省外办原主任、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常务副会长傅朗先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原副总编辑马为公先生,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李宗义教授,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院长常晨光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部长高明乐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系主任朱崇科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常务副院长王欣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建喜教授等担任评委。

  决赛分即兴演讲和现场互动两个环节。选手围绕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梦三个关键词进行阐述,随后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

  选手们以三个关键词为出发点,旁征博引,谈古论今,将自己对国别区域的理解融入激昂的演讲中。他们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剖析当今的世界格局,抒发自己的理解,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国家发展、大国外交、民族振兴、全球治理等问题的思考和见地。面对评委们的提问,他们以自信的姿态、流利的表达、独到的见解赢得了评委们和观众们的掌声。

 

 

  围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选手们谈到中国外交从和平共处的原则出发,旨在用和平合作共赢的方式,谋求共同发展。针对不同国家在外交上有不同的政策和态度,同时要兼顾小国利益,实现共商共建,树立一个正能量的大国形象,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选手们提到最多的就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增长的话语权,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在讲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表达对他国关切,了解他国文化,保持平等尊重的态度,真正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局面。

  围绕中国梦与青年梦,选手们积极表示要坚定“四个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并就青年人如何在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潮流里定位自己的方向与目标,如何承担起历史使命给予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来自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的宋海莹、陈彧谦同学和来自山东大学的赵小辉同学荣获特等奖。刘馨瑶、刘洋佳迪、郭纪君、刘子薇、张月5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刘子正、张丛茜、祁依婷、赵佳艺、吕晓文、高越、陈映廷7位同学获得二等奖。潘安蓉、陈晨、李柯、杨深深、王知言、代禹玖、王翠、赵雨欣、吕晓文9位同学获得三等奖。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赛后,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傅朗先生点评,他高度肯定了本次大赛的意义,赞扬各位选手的表现。同时,他从气场、技巧、内容等方面建议选手们更好展现个人风度与自信,并强调要学以致用,智商与情商并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至此,首届全国大学生国别与区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大赛自2019年10月中旬由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发起,得到多所高校、老师、同学们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本次大赛由国际翻译学院团委、学生会具体承办,在2个月时间内,30多位同学在学院领导、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圆满完成大赛的准备和服务工作,充分展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国际翻译学院此后也将不忘初心,为培养专业的国别区域研究人才而努力!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沪高校学子发挥外语专业特长“志愿翻译”国外标准助力疫情防控
下一篇:粤港澳大湾区外语与翻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暨大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