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广东>>正文内容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行走在汕大外语系口译教学改革之路上

        2006,我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毕业后,来到汕头大学文学院外语系工作,一直负责口译教学,至今已将近8年了。回首口译教学这些年,感慨良多,总感觉是在曲折中前进,摸着石头过河。尽管现在自己已不是口译教学路上的新手,培养的学生有的如愿到香港攻读口译专业的硕士学位,有的在校期间成功考取了国家口译资格证书,在省级口译比赛中获得过一些奖项,8年的口译教学经验却使我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想去探索、更迫切于找到一条最适合我的学生们的口译教学之路。

     “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这是我这些年在口译教学一线实践最深切体会。我所指的合适,不仅包含人们常说的对教学对象进行“因材施教”,更指要根据所处的教学环境“因地制宜”,其中包括小环境——校内环境,亦包括大环境——校外环境。而“因材施教”,不仅要针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别进行区别指导,更要认识到教学对象的群体性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说是某一专科院校或职业学院的口译教学,或许就应考虑环境、地区、和学生群体这些特定因素,毕竟这些院校是以职业培训为导向;但作为广东省第一批本科院校汕头大学的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也需要进行这样的区别吗?的确,我在这个教学岗位上,也是经历了事倍功半的挫败、左右为难的尴尬,最后才在深刻反省中、在同行专家的指点下,才找到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口译教学路。

(一)

       还记得刚从广外毕业那会儿,我带着满腔的热情,总结了自己认为最有用的口译学习经验,也借鉴了母校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一心想把自己的一身武艺传授给汕大的学生们。年轻老师的激情加上学生们对教师和口译学习的热情,让我的口译课堂既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然而,尽管我卖力地教,学生也乐意去学,可是在我“所教的”和学生“能学的”之间,总有落差,无法进行对接。我总觉得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像我期待中那样去学口译,他们无论在能力上、精力上、练习强度上都达不到我的“要求”。我一度认为,鉴于口译技能的特殊性,应该给口译课设门槛,只对那些在能力上和主观意愿上“符合要求”的学生开设。可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把口译技能列入必修课范畴,给口译课设门槛的想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可当时我总觉得口译课就应该“像”口译课的样子,不愿意“降低”标准以适应学生的水平。

       除此之外,汕头大学地处粤东地区,文化经济对外交流机会不多,校内校外的环境无法给学生提供口译应用和实践的机会,这使得学生一来无法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的技能,二来由于没有可应用的平台,学生感到口译技能“无用武之地”,也渐渐缺乏了深入学习的动力。

       就这样,最初两年我的口译课就在这种尴尬的境况中行进。在这种尴尬中,我开始反思:为什么我的方法不能在学生身上奏效?为什么学生课后不能积极配合进行口译练习,保证训练强度?…… 等等一连串的问号不断浮现在我脑里。我开始意识到:学生并不是我,对我起作用的办法,对学生不一定有效果;我可以保证自己自觉自愿地进行口译练习,却无法左右学生的主观意愿。突然间,我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我一直从自身出发去制定教学目标和方法,却忘记了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考虑所有问题。

(二)

       与此同时,认识到自己教学经验的不足,我开始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其他高校口译教师的教学经验,并报名参加2012年暑期全国高等院校翻译专业师资口译教学法培训班。培训班课上,对外经贸大学的陈延军教授一番关于本科口译教学定位的分析和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和平教授提出的“以人为本”翻译教育理念,使我恍然大悟。

       陈延军教授认为,本科生由于受年龄段自身的制约,心智不成熟且缺乏社会经验和交流技能,语言(尤其是外语)熟练度不高,再加上本科口译课程课时少、班级人数多的限制,这些都决定了本科口译教学的目标不是、也不可能是培训译员,其教学重点应该是:发现兴趣、发现未来职业、为研究生输送人才库 。而北京语言大学的刘和平教授也提出“以人为本”的翻译教育理念,她认为,口译教育,不是培养技能,而是培养“人”,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和困难,根据学生对象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大纲,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她呼吁普通院校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生源情况以及当地市场需求,开设相关口译专业,为口译市场和中国发展培养可用之才,也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两位专家教授的观点,解开了自己多年来心中最大的迷茫和困惑。自己以前一直受专业口译训练的影响,加之现在市面大多数口译教材都以专业训练为导向,一直误以为口译学习,就是学专业口译,因而没有从实际出发,一厢情愿地设定教学目标,结果肯定差强人意。

(三)

       参加完培训班回来后,我开始深刻反省总结教学经验,并着手研究我所处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包括具体教学资源、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生源条件、学生语言能力水平、口译学习意愿,等等。通过分析,我发现我的口译教学需要面对以下三个现实条件的制约:

       一、就校内教学环境而言,汕头大学文学院外语系,目前只开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不分专业方向,开设与翻译相关的必修课程包括:英译汉(笔译),汉译英(笔译),口译I;开设与翻译相关的选修课程包括:翻译理论与实践(笔译),口译II。目前口译专业师资1;除此之外,学院层面乃至学校层面没有设翻译相关机构或教学单位。

       二、就校外教学环境而言,汕头大学地处粤东的汕头市,离广东省文化中心和珠三角经济中心较远,国际文化经济等交流较少,旅游业也不发达,口译员(包括专职和兼职)需求甚低,因而无法提供学生进行口译实践的平台。

       三、就教学对象而言,学生是广东省属第一批次本科综合性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已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翻译(笔译或口译)并不是其专业学习方向;只有小部分学生有意向往口译方向发展。

       这三个基本情况决定了我的口译教学绝对不可能参照外语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口译课程培养目标和方案,也不可能与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口译课程培养目标相同。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实际教学环境,我的口译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口译介绍和基础技能入门的层次。但学生当中又不乏热衷于口译学习、且表现出这方面天赋的同学,我又希望能够帮他们一把,让他们可以朝着口译梦想迈进一步。

       于是,在一番调查研究以及对历届在校学生和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后,我尝试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的口译课程教学定位做如下调整:1.针对口译课作为英语专业必修课程的规定,将必修课口译I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口译及译员职业介绍和基础技能入门,以口译技能为单元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课程考核以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是否了解口译活动及其特点,是否能用所学口译技能完成简单的口译任务为标准;2.作为选修课的口译II课程,其教学目标为口译技能提高,以主题为单元,对学生进行各个专题的口译训练,旨在对口译感兴趣的学生、有意朝口译专业发展的学生、以及有意从事口译相关工作的学生提供进一步的培训。

       此外,针对汕头大学校内、校外环境无法给学生提供口译应用和实践的实际情况,我通过模拟口译现场的课堂组织形式和举办校内口译比赛,给学生创造检验学习结果和运用口译技能的机会;同时不辞辛苦地带领学生参加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各类口译比赛,让他们可以和来自其他院校、其他地区的学生同台竞技,互相学习,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增强他们对口译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也为他们日后朝口译方向发展积累经验、提高竞争力。而近几年,学生们在各类省级口译比赛中也不断用优秀的成绩和奖项肯定了我这些年的尝试和努力。

       就这样,我思考着,摸索着,尝试着不同的教法,参考不同的教材,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努力寻找一个最适合汕头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并尝试在此基础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口译课程模块。在汕头大学教口译这些年,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我坚持行走在汕头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之路上,探索最合适的那条路。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聚焦翻译人才培养,探索教师自我发展
下一篇:【副会长新动态】热爱+习惯+恒心=成功 ——屈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