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译界资讯>> 国际>>正文内容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举办经典翻译交流对话会

  在快餐文化日益流行的当今社会,阅读经典尤其是经典哲学似乎变得很困难。而就翻译来说,在西方畅销书几乎可以在国内同步上市的今天,对经典著作的翻译还有怎样的现实意义呢?中国和西方的经典哲学又该如何互相翻译?当地时间12月14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经典翻译交流对话会。

 

 

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研究系和孔子学院是第一次举办经典翻译交流对话会,邀请了夏威夷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的哲学家、汉学家以及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的犹太文化研究专家与会。正在北京大学攻读哲学博士的犹太女孩沙蓉,对中国哲学非常感兴趣,因为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完全不一样。“我最喜欢的是道家,是很神秘的,因为我不理解我才去学习。我是研究早期道家的宇宙生成论,每个文本都不同,要研究很多文献,比如说《太一生水》,翻译这些也很复杂,每个人理解不同,翻译也不同。要对中国文化很熟悉才能翻译,如果你翻译一个人的作品,需要很理解这个人。”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成中英认为,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经典的翻译对于文化交流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对经典的翻译尤其在细节上存在一些错误,一种是无知的错误,一种是选择的错误,后者是由于故意标新立异造成的。但是,如果只有少数人能理解你的翻译,那么就不能算是好的翻译,好的翻译应该能让更多的人理解。“在众多翻译中能够使更多的人有更好的理解,这种翻译就可以持久。举个例子,《道德经》,怎么解释这个“道”,道和自然的关系本身,道法自然。无这个概念,无生有,这个无是什么东西,在英文里面?是Non-being,还是nothing?这个是需要斟酌的。就看你要翻译成的那种语言,它的资源能够更好地帮你去掌握这个字的含义,这个无的含义。无生有,可见这个无具有生的能力,我想了一个更好的词creative void,creative 是创造的,void是空的。Creative void有一种容量,有一种潜力,带动有的存在。所以这就是在你心中有区别哪些概念能够更好地掌握。”


  特拉维夫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张平表示,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相互了解的第一步就是翻译,以色列对汉学的研究开展得较早,在中以建交之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把中国的儒家、道家经典哲学翻译成希伯来语,而中国也从90年代开始把犹太文化经典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读者。而在当代社会,翻译经典对促进中以之间的文化交流乃至经贸交流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很多中国企业家现在来以色列学习创新问题,在所有场合我都跟他们讲一件事,你来学创新,但是你眼睛不能只盯着新东西,你眼睛只盯着新东西的话,你学不到创新,因为创新创出来新东西,但是创新的能力、动力是从旧东西里来,从传统文化里来,所以你不能理解它的传统,理解它的传统文化,你不可能理解它的创新,它的新东西。你看它的新东西,你只学到新的现象而已,但是你学不到它真正的创新能力,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的话,向文化根源的探索、问询,这是永远都有价值的。”


  特拉维夫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吴洋认为,通过外国人翻译的中国经典以及中国人翻译的外国经典,通过彼此的对话交流碰撞,让我们的经典具有现代化的价值,这正是本次翻译交流活动的意义所在。“我们这个活动不止是一个简单的翻译,实际上是两国文化的互相对话。不光我们要读懂犹太经典,他们犹太人也在做我们中国古代经典的研究,怎么在互相的阅读过程中怎么互相理解,对各自的文化特质,以及如何更好地把自己的文化跟整个世界的文化对接,我觉得这个会更重要的是希望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翻译只是一个手段,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用翻译求得文本的真正意义,以及文化的真正含义,怎么去推动文化的互相交流和理解,以及再往外推一点,让更多人去理解我们的文化。”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新西兰移民局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签证类别
下一篇:神经网络立功劳 谷歌:翻译误字率下降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