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学术活动>> 讲座>>正文内容

(广外)周领顺讲座:译者行为规律探索

  4月14日下午2时30分,扬州大学周领顺教授在六教B103为广外师生进行了一场关于“译者行为规律探索·葛浩文英译莫言十本小说‘乡土语言’语料库综合考察”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广外高翻学院刘季春教授主持。

 

  周领顺以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出发,将与“乡土文学”称谓保持一致的语言表达形式定义为“乡土语言”,并以莫言作品中出现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等句子为例,对其概念做进一步阐述。而对待“乡土语言”的翻译,他谈到译者的三类做法——把语言作为风格;把语言作为表达;把语言作为文化本身来传播。同时,他还认为,直译、意译是面对原文的语言转化策略;而异化、归化则是面对市场的文化转化策略。

 

  通过对朱葛文英译莫言十本小说“乡土语言”的研究分析,周领顺对其译文作了详细的评价。他发现朱葛文的译文多以直译为主,意译多因无奈而为;骂人话以归化为主,少数的为直译;“厚翻译”厚薄不同等特点,表达了对朱葛文英译莫言“乡土语言”技巧的肯定。同时,他也从译者行为批评的角度指出朱葛文在英译“乡土语言”中的不足。譬如,有的表达可以直译,但却没有做到;在直译意译之间的二不像状态并不少,不易被贴翻译上的标签;由于过分追求“超厚”、张扬自我个性而可能造成误译。

 

周领顺博士解释“乡土语言”概念

 

  另外,他还重点向广外师生们分享了研究路径、评价模式、实践改良等方法。他认为,进行研究的总的方式是从文本研究到行为研究,再到身体力行,细分则可包括纵向考察、横向考察、升华模式后的应用等。如何升华评价模式呢?周领顺表示可以从比较中下手,以研究葛浩文英译莫言十本小说“乡土语言”为例,可以从葛浩文在不同时期、不同文章中对同一句子表达的翻译进行比较;也可以将葛浩文的翻译与其他汉学家比较。针对改良实践的问题,周领顺通过对外教的调查发现,“形神兼备”是面向原文的并且是对懂得双语的人而言的,对于普通读者,还是更应讲究“务实、好用”。因此,为了市场大众的需求译者有一些改写等实务之举是合情合理的。

 

 

  讲座最后,周领顺教授总结了本次讲座,点明语料库、比较方法、应用升华模式等对翻译研究要达到全面、客观、深入等要求的重要性,并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惑。

 

讲座现场

 

  附录:周领顺教授简介

 

  周领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扬州大学领军人才、扬州大学翻译行为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翻译论坛》杂志执行主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和省重点高校建设等基金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10余部;开创“译者行为批评”;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全国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省政府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和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8月19日)对其进行了人物专访。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广外)探讨口译中的韵律研究
下一篇:华工外院5月12日下午学术讲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