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广东省翻译协会网站>> 学术活动>> 讲座>>正文内容

“跨文化交流与翻译研究”讲座

  1月7日下午2:30,教育部长江学者、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云山讲座教授王宁应广外高翻学院之邀,在四424为该院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跨文化交流与翻译研究”的讲座。高翻学院部分老师和同学参加讲座,副院长邢杰主持讲座。

王宁教授讲座

   讲座上,王宁教授首先开明宗义地讲到,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语境下,跨文化交流与翻译密切相关、互相依存。因而,翻译并不仅仅是一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能,更是两种文化的转换。他称,20世纪前,中国由于加入WTO而被动加入全球化,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已经在经济、文化等当面引领了全球化浪潮。因此,翻译,特别是在知识、人文社科领域的翻译对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至关重要。接着,王宁教授提到全球化的利与弊,称全球化在方便丰富各国人民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如全球变暖、大国“文化帝国主义侵略”等不利影响。

   随后,王宁教授通过引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对文化翻译的理论,阐明了翻译之于文化的作用。他认为,翻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对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化进行重新定位。原先处于边缘地位的文化通过翻译可以逐步向中心运动,而原先处于中心的文化由于翻译却失等因素而逐步向边缘退后。文化的定位和重新定位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样性大大地明显于文化的趋同性,因此,不能将翻译仅看作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之后,他讨论了翻译与外语著述,并鼓励译者将中国自己的文化理论和文学作品翻译成主要的世界性语言。他通过分析莫言、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功范例,阐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分析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瓶颈,敏锐地指出翻译中介的重要性,并提出中肯的应对策略。

  最后,他提到,翻译与跨文化阐释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文学和文化的翻译就是一种(跨)文化阐释的形式,通过这种“跨文化阐释式”的翻译,一些文化含量较高的文学作品才能在另一种语言和文化语境下获得持续的生命或“来世生命”。在当前的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出去的过程中,这种形式的翻译会更为有效地推进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但是另一方面,翻译又不能等同于跨文化阐释,它只是一种“带着镣铐跳舞”的阐释形式,任何过度的阐释也许能促使一个理论概念或一部文学作品在异域文化中获得新生,但它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在推进中国文化和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这两种手段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方面起到不同的作用。

  在问答互动环节,王宁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现场气氛活跃。王宁教授视野开阔,讲座高屋建瓴、独具洞见,师生们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
上一篇:云山讲座教授王宁广外讲学
下一篇:Michal B. Paradowski博士论语言与载体的关系